Calendar
Placard
Category
Latest Entries
Latest Comments
Last Messages
User Login
Links
Information
Search
Other
Welcome to my blog!
  [转帖] 2007年中国连锁业十大事件
  ■《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重拳整治渠道   1月19日,商务部公布了《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商务部令2007年第1号),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办法》的公布旨在规范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状况,重在制度建设,从市场的管理机构及人员、管理制度、现场食品制作销售的经营条件等直接关系食品安全的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管理要求。   点评:质量不合格食品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市场,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更伤害了消费者的身心健康与权益。因此,加强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管理是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当务之急。   ■《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为特许健身   2月6日,国务院令第485号公布了《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自5月1日起实行。该条例明确了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至少应当具备三方面的条件,并规定了特许人的信息披露制度、备案制度等。   点评: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特许经营体系已达2600多个,加盟连锁店也已增至约20万个。如果说20多年前,中国特许经营面临的问题是怎样导入的问题,那么现阶段,中国特许经营的当务之急就是规范和提升。   ■政府调控稳定食品价格   自5月起,原材料价格上涨产生的“蝴蝶效应”已在产业链下游环节引起连锁反应。猪肉、鸡蛋、奶制品、茶叶等价格也出现上涨,随着全国范围内的猪肉价格上涨到历史新高,国际市场的食品价格也正朝着30年来最大年度增幅逼近。但在政府加强调控、企业大力配合的一致努力下,食品价格正逐步回归正常。   点评:由于粮食、饲料价格上涨过快,市场猪肉供求不平衡等因素造成的猪肉涨价等连锁反应,国家有关部门、各级主管部门以及零售企业为稳定猪肉价格,确保市场供应采取了积极措施。   ■大宗并购频频发生   2月27日,沃尔玛正式对外宣布收购好又多35%股份,全部金额涉及10亿美元,被誉为“中国零售业的第一大并购案”。   3月21日,华润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协议,全数收购天津家世界连锁超市有限公司股权,华润集团超市业务跃升全国第一。   7月4日,可的便利和同属大光明旗下的好德便利、光明便利等连锁便利企业“合并同类项”,一跃成为国内第一连锁便利企业。   点评:并购带来了规模效益,也带来了企业相融的难题。如何使并购不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实力的提升、优势的巩固、资源的整合,如何使并购发挥“1+1>2”的聚合效应,是所有并购企业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外资零售大鳄中国人事变局   随着新总裁陈耀昌走马上任,沃尔玛中国区掀起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高层震荡,沃尔玛中国的组织架构再次调整。公司事务部副总裁李成杰这位沃尔玛中国“元老级”高管,以及仅次于总裁之职的首席营运官于剑羿,都离开沃尔玛。   而为百思买顺利进入中国市场立下汗马功劳的原百思买中国区主席兼总经理吕维民,也低调退居幕后。加拿大籍华人、原宝姿公司高级副总裁雷蒙德·杨(RedmondYeung)担任百思买亚洲区总裁兼首席营运官。   点评:任何一次人事变动都意味着企业的战略发展有所调整。随着外资入华的大门逐步放开,沃尔玛、百思买等外资零售巨头也纷纷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及时适应最新形势下的扩张政策,高层人事变动则是首要体现。   ■家乐福“收权”难遏腐败   当沃尔玛开始向门店放权的时候,一向奉行“店长集权制”的家乐福,却将“中国区总部—4个大区—7个区域—门店”调整为“中国区总部—4个大区—15个区域—门店”的四级管理架构,并且着手将门店权力收归CCU(城市采购中心)。此举本来的立意之一便是收权以防腐败,但CCU一级的监控却显然没有做到位:8月,8名CCU主管及肉类采购负责人因收受供货商黑钱被警方抓捕。   点评:门店的集权和分权,采购的腐败与监控,是所有零售企业头疼的问题。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内部的管理,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规避体制所带来的风险弊端,切莫让企业内部的贪污腐败把企业根基侵蚀。   ■雅迪尔剑刺百安居   6月5日,雅迪尔公司工会出面向百安居上海总部讨要欠款,与百安居的纠纷终于从幕后走向台前。按照雅迪尔的说法,百安居从2007年春节以来,没有向雅迪尔结一分钱货款,累计拖欠雅迪尔货款达1600万元。自称“忍无可忍”的雅迪尔公司总经理崔寿官终于对外公开百安居“巧立名目”拖欠供货商货款的六条罪状。   点评:零供之间的关系,历来是零售业所重点关注的话题。这次雅迪尔与百安居的纠纷,使百安居与供货商之间早已不是秘密的对立格局露出了冰山一角,这个事件,让众多的零售企业惊出一身冷汗,如何处理好与供应商之间的矛盾,成了零售企业一道迫在眉睫的难题。   ■外资服装连锁纷纷挤进中国   2月24日,西班牙时装巨头Inditex公司在上海南京西路的ZARA时装品牌专卖店开张,ZARA在上海专卖店一天的销售额高达80万元,相当于80个中国服装品牌日销售额的总和;4月12日,另一家瑞典时装零售巨头H&M品牌专卖店正式在上海淮海路开业,据H&M宣称,其单店营业额单日最高已经达到200万元,相当于200个中国服装品牌日销售额的总和。   点评:ZARA和H&M是全球零售业界都在关注的两家连锁企业,它们近年来创造了神话般的销售额和利润率的增长记录,在中国,它们同样创造了奇迹。从此,对于中国服装零售业界来说,将真正开始面对国际级的零售制造商业态(SPA)的竞争,这是商品管理技术、商品研发技术和供应链管理技术高度融合的一种业态,它们已受到国内服装企业的普遍高度重视。   ■品牌专卖连锁火爆异常   拥有百丽(Belle)、思加图(Staccato)、真美诗(Joy&Peace)、天美意(Teenmix)等品牌连锁店的百丽集团5月23日在港上市,短短3个多月,百丽的总市值已逼近800亿元,一举成为港交所市值最大的内地零售类上市公司。接着,全球最大鞋业代工企业宝成旗下的胜道体育用品连锁面世,而国内几大体育用品零售区域巨头也联合领跑体育用品市场。   点评:以百丽为代表的品牌厂商已不单纯依靠传统的超市、商场等销售渠道,自建品牌专卖店促使他们更快、更稳地发展壮大。这几家巨头的崛起对业内形成了巨大冲击,并引发了从各区域连锁店到上游品牌制造商的多重波动。中国体育用品零售界在奥运到来前夕进入大店、大连锁时代。   ■连卡佛:重返中国市场再热买手制   2006年年底,上海连卡佛加盟店退出;今年3、4月间,连卡佛加盟店先后撤出杭州和哈尔滨。但最近,连卡佛北京店又重新杀了回来,落户于北京金融街购物中心,其总裁吴宗恩上任后,宣布新入驻内地的连卡佛要全部自营。   点评:国内百货业界一直采用类似“房东收租”型的经营模式,对商品的掌控力并不强;虽然有人羡慕国外百货业的买手制,但连卡佛的退出让他们失去了最后的兴趣。不过,如今连卡佛又杀回来了,而且宣称以前的失败乃由于加盟店的操作不当,这无疑又吊起了百货业内人士的胃口。  (刘芳 张斌 诸振家 李燕君)
[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 收藏该日志

  Post  by  sbitxmtd2008 发表于 2007/11/1 13:05:00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