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建筑工程中水泥搅拌桩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9/15 21:28:24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2.5.2控制好输浆泵。泵必须有足够的压力和持久稳定的输浆能力,输浆量必须与桩机的钻进速度、搅拌速度及提升速度相匹配(这点是靠施工经验和试桩技术参数得来的);

  2.5.3控制好桩机的钻进速度、搅拌速度及提升速度。确保单桩施工完毕后,为该桩所配制的水泥浆能全部用完,不得有剩余。

  总之,只有控制好单桩的水泥用量,桩身强度才有保证。

  2.6桩机操作的控制2.6.1柱机对位后,精调桩身竖直度(复复操作1.4.5款),使搅拌轴保持垂直;

  2.6.2启动搅拌钻机,钻头边旋转边向下钻进。同时,启动压力泵工作,边钻进边喷浆;

  2.6.3钻至设计标高后停钻,关闭搅拌钻机,钻进结束;

  2.6.4再次启动搅拌钻机,钻头呈反向边旋转、边提升、边喷浆,使土体的水泥浆进行初步拌和;

  2.6.5搅拌机提升至地面以下1.0m时宜用慢速;当喷浆口即将出地面时,应停止提升,搅拌数秒以保证桩头均匀密实。施工时因故停浆,为防止断桩和缺浆,应使搅拌机下沉至停浆面以下0.5m处,待恢复供浆后再喷浆提升;

  2.6.6根据设计要求在地面下一定深度范围内进行重复搅拌。钻头边旋转、边钻进、边喷浆至设计要求复拌的深度后,再反向边旋转、边喷浆、边提升。使受到搅动的土块被充分粉碎,土体和水泥浆能充分拌和均匀;

  2.6.7根据成桩试验确定的各项技术参数来指导施工。现场操作人员应详细记录每米下沉时间、提升时间,记录送浆时间、停浆时间以及施工桩长等参数的变化。

  3.施工后的质量检测控制

  3.1桩的质量检测

  3.1.1轻型动力触探(N10)检测:施工单位按照5%的检测频率,在成桩1~3d内,采用轻型动力触探(N10)检测桩身的强度。根据N10贯入30cm的锤击数来判定桩上部强度是否合格。检测出来的锤击数如大于等于设计给定锤击数,则认为桩的上部强度合格;否则,则认为不合格。

  3.1.2抽芯取样检测:在成桩28d后采用抽芯取样检测,可反映出该搅拌桩整体喷浆均匀情况,桩身的长度、强度和完整性。

  3.2桩的质量评定

  3.2.1单桩评定

  Ⅰ类桩

  ⑴桩长、桩径满足设计要求,整体喷浆均匀,无断浆现象。

  ⑵复搅段的桩芯完整且连续,呈柱状,复搅段以下,能取出完整的柱状芯样。

  ⑶桩身上、中、下段强度均满足设计要求。

  ⑷所取芯样的柱状加块片状取芯率大于80%.Ⅱ类桩⑴桩长达到设计要求,整桩喷浆局部不均匀,但无断浆现象。

  ⑵复搅段的芯样大部分完整,呈现柱状,可制成等高试件做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局部松散呈块片状;复搅段以下,能取出芯样,芯样不完整,呈可塑状。

  ⑶复搅段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复搅段以下有一定的强度。

  ⑷所取芯样的柱状加块片状取芯率大于65%;当取芯率小于65%时,标贯击数须大于设计要求。

  Ⅲ类桩⑴桩长达不到设计要求。

  ⑵桩体喷浆不均匀,有断浆现象。

  ⑶复搅段的芯样松散无粘聚,大部分呈块片状,不能制成等高试件。

  ⑷复搅段以下呈软塑、流塑或取不出芯样。

  ⑸所取芯样的柱状加块片状取芯率小于65%;且标贯击数小于设计要求。

  其中:I类为优良桩,II类为合格桩,III类为不合格桩。

  3.2.2复合地基承载力评定复合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3.2.3综合评定单桩评定均为II类桩以上,其中I类桩占85%以上,且复合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其它指标合格时评定为优良;单桩评定均为II类桩以上,其中I类桩应占60%以上,且复合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其它指标合格时评定为合格。

  4.结语

  以上是本人在三乐公路改建中对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控制总结出来的一些具体措施和方法,可为一斑之见。在今后的实践工作中,本人与同仁们将继续深入系统地探讨与研究,力争使之尽善尽美。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